中国人大网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介绍了2024年中央财政收支决算情况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报告》显示,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比2023年增长0.9%。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482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900亿元,上年结转资金5000亿元,收入总量为108844.06亿元。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与2023年基本持平。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88.16亿元,支出总量为142244.06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33400亿元,与预算持平。
14万亿元,具体投向了哪些领域?
《报告》显示,从支出决算具体情况看,中央本级支出40720.18亿元,增长6.5%;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0335.72亿元,下降2.4%,主要是部分据实安排支出低于预算。
中央本级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52.38亿元,外交支出595.19亿元,国防支出16652.08亿元,公共安全支出2262.56亿元,教育支出1660.71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619.09亿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240.38亿元,债务付息支出7573.15亿元。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方面,一般性转移支付87161.4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8174.28亿元;通过2023年增发国债结转2024年资金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5000亿元。此外,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支出454.64亿元,其中,中央本级使用139.67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使用314.97亿元。
发行地方政府债用于债券还本、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等
《报告》显示,2024年中央财政发行国债125673.61亿元,筹措资金除用于到期国债还本外,其余均由中央财政统筹安排使用。年末国债余额为345723.62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债余额限额352008.35亿元以内。
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务98042.1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0781.16亿元、专项债务77260.98亿元,筹措资金除用于到期地方政府债券还本、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补充地方政府财力等方面外,其余均由地方财政安排用于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2024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75401.25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27874.3亿元以内。
《报告》指出,2024年在已出台化债政策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一次报批、分配一次到位、分年安排实施,将2028年年底前地方需化解的隐性债务总额大幅降至2.3万亿元,推动隐性债务显性化,有效减轻地方债务压力,给地方腾出更多资金资源和政策空间。其中,2024年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基本置换完毕,债务利率平均水平下降超过2.5个百分点。
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
为大力支持促消费扩投资,2024年创新政策工具,安排并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制定资金监管暂行办法,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其中,安排7000亿元支持“两重”领域140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涉及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粮食能源安全、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安排3000亿元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加力支持“两新”工作,特别是加大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
《报告》显示,去年全年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分别超过680万辆、6200万台,带动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7%。
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全国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超过1100亿元;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惠及学生近2000万人。另外,《报告》指出,配合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按照3%的总体水平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中央财政下达相关转移支付约1.1万亿元,2024年 末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7亿人。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4.2%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靠前发力,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投入,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报告》显示,1月至5月,已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 发行 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增长36.6%;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1.63万亿元,完成今年2万亿元限额的81.5%。今年安排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34万亿元,已下达9.03万亿元。
从预算执行情况看,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1月至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万亿元,同比下降0.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万亿元,增长4.2%。
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