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提出,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NMGPRCY016—2025《呼市刀削面制作技术规程》正式实施。这一举措标志着呼和浩特市刀削面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从传统的灶台制作迈向标准化时代,为其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呼和浩特市刀削面作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融合了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历经岁月沉淀,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过去,刀削面的制作依赖于师傅的经验和手艺,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品质参差不齐。如今,《呼市刀削面制作技术规程》的出台,从食材选用、制作流程到成品质量,都做出了细致规范。
在食材选用上,标准明确规定面粉应选用优质小麦粉,产地需符合特定地域范围;肉类则优先选用本地新鲜羊肉或牛肉,确保食材品质和地域特色。制作流程方面,从和面的水温、面粉与水的比例,到醒面时间、削面手法,都给出了具体量化指标。例如,和面时面粉与水的比例、醒面时间等的标准要求,以保证面条的劲道口感。成品质量上,对面条的色泽、口感、肉臊子的风味等感官指标也有明确要求,力求让消费者无论走进哪家店,都能品尝到品质如一的呼和浩特市刀削面。
展开剩余45%该标准的制定并非一蹴而就。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前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呼和浩特市各地的刀削面店铺,进行了广泛调研,收集了大量制作数据。同时,积极征求餐饮企业、行业专家和消费者的意见,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这一科学、实用的技术规程。
“《呼市刀削面制作技术规程》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刀削面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会长牛银祥表示,“一方面,标准化有助于提升刀削面的整体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品牌打造,让呼和浩特市刀削面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刀削面的标准化意味着更稳定的品质和更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市民张先生说:“以前吃刀削面,有时候味道好,有时候又差点意思。现在有了标准,以后不管在哪吃,都能放心,味道也更有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呼和浩特市刀削面的标准化,不仅将提升这一特色美食的影响力,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贡献力量。未来,随着标准的深入实施,呼和浩特市刀削面有望成为一张更加亮丽的城市名片,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一融合地域特色的美味面食 。
(记者赵永光)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