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虎大将的排列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来自《三国演义》中的费诗所言,按照这一版本,五虎大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而另一个版本则来源于《三国志·卷三十六》,该版本的五虎大将则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尽管有这两种不同的排名,仍有一些不认同蜀汉拥有五虎大将的声音,尤其是那些喜欢以极端言辞吸引注意的写手。他们常常坚持认为,虽然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但蜀汉却没有五虎大将,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实在令人质疑。
《三国志·卷十七》中记载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的合传,从而形成了“魏五子良将”的说法;而在《三国志·卷五十五》里,从程普到丁奉的十二位武将也被归为一传,形成了“江表十二虎臣”的概念。然而,关于蜀汉五虎大将的说法,某些人选择忽略了赵云的存在,原因或许在于赵云深受粉丝喜爱,贬低赵云往往会引来一片骂声。对于这些“流量密码”的制造者来说,攻击赵云,便成了他们吸引注意、获得热议的一种方式。
展开剩余71%细读《三国志》我们会发现,赵云在章武三年(即建兴元年)被任命为中护军,而不是“晋中护军”或“转中护军”,这意味着在刘备在世时,赵云就已经担任了中护军,掌管江州的军事事务。蜀汉其他的五虎将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必须向赵云报告,并接受他的军事指挥。
关于蜀汉是否有五虎大将的争论其实并不重要。因为那些攻击高尚人物的人,往往拿演义的说法来反驳正史,而当你提到演义时,他们又会提起电影、电视剧,甚至一些改编作品,诸如《见龙卸甲》也会被用作依据。可以说,讨论这些问题的意义有限,毕竟许多人只是借此博取眼球而已。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演义》,从字面上看,它显然是以《三国志》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演绎而来。因此,今天我们也不妨以《三国演义》为依据,邀请曹魏的虎侯许褚来评判蜀汉五虎大将的武功高低。许褚可能会认为,关羽的武技仅次于吕布,自己绝对没有资格与关羽单挑。面对巅峰状态的关羽,许褚认为自己顶多能支撑三十招。
许褚虽然被自家人称为“虎侯”,但在马超愤怒时,他却被称为“虎痴”。但实际上,许褚根本不“痴”,他清楚自己能打过谁,打不过谁。在白马坡和延津口,颜良文丑气吞万里如同猛虎一般,而许褚在面对他们时,绝对不会轻率地挑战。
吕布是三国中的唯一一位绝顶高手,他的强大让大多数大将都不敢与之单挑。即便是许褚,他也知道自己打不过吕布。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将领的单挑会被视为“以一敌一”的英勇表现,但对于吕布这样的人物,几位将领联手对付他才不至于显得不正义。正如曹操所评价的那样:“吕布非一人可胜!”
许褚虽然被誉为曹魏的一流悍将,但他并不是无法被击败。与他同样一流的将领,除了典韦和徐晃,几乎无人能在战场上与他对抗得起劲。而在官渡之战中,高览与许褚交战时,二人亦斗了四五十合,最后未分胜负。那场战斗的最后变成了混战,曹军遭遇了大败。许褚与张辽、张郃等人的较量也让人记忆深刻,特别是在关羽已经斩杀颜良、文丑之后,曹魏和袁军的一流将领终于可以大展身手。
而许褚与徐晃的交锋,却很少像他与关羽、张飞、马超的那些一对一大战那样频繁。从建安五年的土山之战开始,许褚便尽量避免与关羽单挑,但他与其他五虎将的较量却不缺少英勇和挑战。许褚甚至在潼关与马超大战了二百三十回合,最后成功击断了马超的枪杆。
若再给许褚一次机会,他依然会选择单挑张飞、马超和赵云,但面对关羽,许褚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抵挡关羽的赤兔马和青龙刀。可以说,在许褚眼中,关羽无可匹敌,而其他五虎将尽管强大,但与关羽相比,依旧显得逊色许多。
从许褚的视角来看,蜀汉五虎大将的武功高低排序恐怕要另眼相看。无论是马超、赵云、张飞还是黄忠,他们的武技与关羽相比,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关羽的巅峰状态,简直让许褚觉得自己根本无法撼动。
发布于:天津市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