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口岸,拖着行李箱的港人市民与步履匆匆的深圳商户在通关人流中擦肩而过,奔赴彼此的城市——这已成为“双节”期间深港两地的独特风景。一边是港人家庭北上,涌入华强北体验机器人舞动与街头美食的热闹;另一边,华强北的创业者也带着样品箱南下香港,在展会与咖啡馆里寻觅商机。
这场以假日为契机的“双向奔赴”,早已超越了购物与旅游的范畴,正演变为两地商业生态与创新因子的深度交融,如同一片蓬勃生长的“湾区红树林”,在人来人往中孕育着无限可能。
华强北“双节”焕新场景,“科技+潮玩+医美”吸引港人消费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深圳华强北以科技感与烟火气兼具的的多元新场景,成为港客北上首选目的地。据统计,此次“双节”前5日,华强北累计吸引港客超50万人次。走进华强北街头,机器人展演月上演未来感十足的科技秀,光盒世界的次元综艺直播点燃年轻潮流能量,“高德扫街榜”的人气美食汇聚地道风味,更有静谧的荔湖书苑提供一方书香净土。、科技、美食、文化与潮玩的交织成“沉浸式假日盛宴”,让感人从消费走向体验,从“逛一逛”变为“深度玩”,感受深港双城间的活力与亲近。
值得一提的是,以世纪汇为代表的新型商业综合体,集合潮玩集合店、主题餐饮、沉浸式娱乐空间及SPA服务等多种业态,独家推出“港币100元当人民币200元使用的潮玩美食通用券 ”,成功吸引了大量港人到访。港媒也把世纪汇列为“港人北上深圳必打卡地”,并推荐其“玩美攻略一票玩足全日”“X先生沉浸式密室逃脱震撼刺激”等内容。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世纪汇单日客流量超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其中港客比例超六成。
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跨境医美成为新的增长点。“在香港医美价格较高,而华强北的医美,不仅价格更加亲民,而且医生会根据我们中国人的面部特征和审美观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来自香港的黄女士愉快地分享了她在华强北艺星的医美体验。她表示,深圳华强北的医美服务专业、技术扎实,性价比高,正成为越来越多港人跨城消费的新选择。
华强北商户南下香港,假期巧变“商务拓展+市场观察”新窗口
不仅港人北上,许多华强北的企业家和商户也利用节假日“反向出发”,南下香港开拓商机。由于香港“双节”不停市,金融、展贸、文创等行业在假期仍保持活跃,各类展会、创新沙龙密集举行,为深圳企业提供了观察国际市场与拓展渠道的良机。
张先生是华强北的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此次节日期间,他带着新品样机到香港与国际买家交流、洽谈分销。这样,他们在“度假”之余,与香港经销商初步达成代理意向。张先生表示,香港作为国际化的商业枢纽,在‘度假’中也能发现机会。”这种“度假式商务拓展”正成为深圳创业者的新常态。
在香港,不少来自华强北的企业家将节日行程与市场调研结合,展示了灵活应变的商业智慧,度假不忘观察趋势、休闲之余捕捉机遇,展现出深圳企业家灵活、务实、进取的创新气质。
深港共融“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节日人流催化长期合作动能
“双节”期间,深港之间的频繁而深入的双向流动,其意义早已超越传统“旅游购物”的范畴,成为两地创新要素、商业文化和城市精神的深度共振。这背后,是湾区红树林式生态系统的共生结构正在形成——各类创新主体与资源如同红树林中的不同生物,相互依存、协同生长,共同构筑起一个富有生命力和韧性的创新创业湿地。
在这一生态中,港人北上,为深圳带来了国际视野、资本活力、渠道资源与国际标准下的合作需求。他们不仅是消费者,更是潜在的合作者、投资者与传播者。而华强北乃至整个深圳,则以其强大的供应链支撑、成熟的制造体系、灵活的市场响应机制与开放的创业文化予以回应。从芯片到整机、从设计到样机、从概念到量产,华强北为港人创新项目提供“即想即测、即需即得”的落地环境。
这种高效的“需求—供给”对接,正加速湾区的创新成果转化。节日激发的短期人流与商流,成为深层合作的“催化剂”,让更多跨境项目在交流中萌芽、在合作中成长。
这一场发生在黄金周的双向奔赴,短期看,人流激活了消费与市场;长期看,这种跨境交融将把假期热度转化为常态化合作黏性,更为长期的深港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也因这种日常化、常态化的双向交流,而变得更加有活力、富有深度。随着深港两地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上的高效衔接,双城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优势也愈加凸显,推动区域经济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不断攀升。
撰文:叶淑萍
【作者】 叶淑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